疫情期间,行业协会依法助力企业复产复工的五大举措

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作用,指导和帮助企业等会员单位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2020年2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0〕175号),对各行业协会商会在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相关事项提供了思路。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的文件要求,笔者梳理行业协会商会在疫情期间行业协会商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应该积极开展的五大类工作,希望能为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推动企业分区分类分批复工复产

行业协会商会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要考虑三点因素:首先是不同地区的疫情风险状况,第二是企业是否属于群众生活必须或重要国计民生领域,三是企业复工的实际困难程度。具体来说:
首先,行业协会商会可支持低风险地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中风险地区企业尽快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企业根据疫情态势逐步复工复产。
第二,涉及医疗卫生、药品器械、防护物资、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控必需,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环卫、物流运输等经济社会运行必需,食品、农牧、基本生活用品、市场流通销售等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要全力协助企业创造条件尽早复工复产。
第三,对近期难以复工复产的行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商会要主动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配合协调解决。

案例:

  1.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贯彻分级复工,在会员微信群建立行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日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并将当天行业及相关行业复工复产统计数据在会员微信群共享,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复工。

  2.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积极为当前急需的消毒用品企业尽早复工复产提供支持,协调河南省卫健委、省防疫指挥部为近20家消杀药剂企业办理了临时生产许可证,缓解消毒液紧张局面。

  3.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帮助对接产业链资源,引导省内部分服装企业转产防护产品,截至2月18日,9家企业已经转产且已投产防护物资,产能达到口罩48万只/日,防护服1.26万件/日;12家企业正在转产过程中,预估产能为口罩52万只/日,防护服3万件/日。

二、协助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疫需求
行业协会商会在保障企业防疫需求方面可以采取三类措施:首先是制定疫情防控手册、预案或指南,第二是推广居家办公、错峰轮岗等低风险复工形式,第三是为民营中小企业申请或组织采购防护用品。具体来说:
首先,行业协会商会可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沟通,主动制定本行业企业疫情防控手册、防疫预案范本和应急流程指南等,推动企业科学精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要求。
第二,行业协会商会可积极推广居家办公、远程会议、灵活用工、弹性工作、错峰轮岗等方式,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第三,行业协会商会可以了解汇总本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所需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向各级联防联控机制或物资保障机制提出申请,积极争取调配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协会商会可以搭建防疫物资国际国内采购平台,组织民营中小企业集体采购,或者协调整合行业资源自行生产,以满足当前紧迫需求。防疫用品生产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要尽力为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支持等,优先保障医护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复工复产的一线企业防疫需求。

案例:

  1.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牵头编制复工复产团体标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积极响应复工复产、振兴消费的工作指示和要求,牵头编制了我国茶叶行业首个助力企业科学抗疫复工复产团体标准《茶叶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规范》(T/CTMA 008-2020)和《茶馆行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细则》(T/CTMA 009-2020),旨在进一步提升茶馆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和科学防疫主题责任意识,细化茶馆企业复工前以及复工后的防疫措施和操作规范,科学有序恢复生产经营。

  2.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发布复工指南、推动远程办公,通过官网及会员管理微信群转发了《国务院对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和《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等文件材料,加强协会职工管理,实施远程网络办公,减少人员出行。截至2月29日,协会近4000家会员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达33%。

  3. 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积极为企业提供防疫保障支持,截至2月27日累计购置口罩2.8万个、酒精2吨、一次性防护手套1.7万双,发放至全省各行业企业,帮助复工复产。

案例:

  1.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牵头编制复工复产团体标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积极响应复工复产、振兴消费的工作指示和要求,牵头编制了我国茶叶行业首个助力企业科学抗疫复工复产团体标准《茶叶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规范》(T/CTMA 008-2020)和《茶馆行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细则》(T/CTMA 009-2020),旨在进一步提升茶馆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和科学防疫主题责任意识,细化茶馆企业复工前以及复工后的防疫措施和操作规范,科学有序恢复生产经营。

  2.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发布复工指南、推动远程办公,通过官网及会员管理微信群转发了《国务院对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和《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等文件材料,加强协会职工管理,实施远程网络办公,减少人员出行。截至2月29日,协会近4000家会员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达33%。

  3. 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积极为企业提供防疫保障支持,截至2月27日累计购置口罩2.8万个、酒精2吨、一次性防护手套1.7万双,发放至全省各行业企业,帮助复工复产。

三、协调解决用工用料用能用运困难
行业协会商会可以为企业复工的生产资源提供二方面支持:首先是搭建生产资源对接平台,第二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原材料行业、物流仓储行业的行业协会商会可以分别以不同方式发挥支持性作用。具体来说:
首先,行业协会商会可积极搭建劳动力、原材料、能源、运输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及时收集、整理、推送产品供需和招工用工信息,加强与劳务输出量较大地区、原料能源供应大户、骨干物流企业的供需对接,帮助企业稳定就业、畅通供应链。
第二,劳动密集型行业领域的协会商会,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就业情况和用工困难,协调落实救助和纾困政策,缓解因疫情影响导致的用工紧张和就业困难。鼓励行业协会商会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线上职业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力质量,尽快恢复生产能力。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和基础原材料等行业领域的协会商会要倡导会员企业稳定供应和价格,防止集中复工复产带来的区域性、时段性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铁路、民航、公路、港口、物流、仓储配送、对外贸易等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要积极帮助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解决生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仓储、配送、通关等问题。

案例:

  1. 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开展“共享员工”合作模式,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线作业员工短缺的突出问题,主动联系对接人力资源、餐饮等行业组织,促成双方会员企业对接合作,帮助10个物流企业与人力资源公司等对接,初步达成约800人的用工合作,促成了物流与餐饮“共享员工”合作模式,缓解员工荒。

  2. 湖南省电子商务协会推广线上营销,积极引导全省电商企业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免费为会员企业提供线上培训服务,支持和指导企业拓展线上营销渠道,帮助企业“隔离病毒不隔离生意”。

四、提供专业化高质量支援服务
行业协会商会可以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开展至少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优惠政策普及培训,第二是涉疫法律服务,第三是争取金融优惠。具体来说:
首先,行业协会商会可编制复工复产政策指南和民营中小企业自救指南,搭建线上政策咨询平台,帮助指导企业了解并用好用足税费减免延缴、援企稳岗、劳动用工、金融支持、房租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
第二,行业协会商会可以组织法律专家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帮助应对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合同履约、劳资关系等法律问题,帮助企业降低在进出口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和参加国际展览展会方面的损失,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供需对接等服务。
第三,行业协会商会可以引导协调大型制造和商贸企业与上下游民营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合作,积极寻求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或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多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金融领域行业协会商会要倡导金融机构全面落实下调贷款利率、还本付息延期等支持政策,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信贷、发债支持力度。

案例:

  1. 某行业协会和其近百家会员企业,与展会公司就展会合同变更和退费事宜进行协商,协会全程提供法律支持服务,获得了该行业协会和会员企业的好评。

  2. 宁夏企业家协会协调律师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组织三个律师事务所7名专业律师,通过会员微信群每日向企业发布法律信息和解答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法律风控方面问题。

  3. 安徽省进出口商会积极帮助企业处理复工复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向国外客户出具疫情不可抗力证明,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申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国内外知名展会公司联系,积极谋划安排2020年度境外展会,为进出口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铺路搭桥。

  4. 山西省银行业协会积极协调政策性银行为企业提供优惠融资服务。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主动履行政策性银行使命担当,快速反应,特事特办,出台多项疫情防控信贷支持政策,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期间相关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五、及时反映行业诉求有力支撑政府决策
行业协会商会要发挥对行业企业的联系优势,从至少二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助力:首先是通过各类调研了解并反馈疫情影响和政策落实情况,第二是提前研究疫情结束后的生产恢复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具体来说:
首先,行业协会商会要通过电话调查、在线访谈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行业企业的调研,及时跟踪了解疫情对本行业、本领域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准确摸底企业库存、产能,加强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和风险预警,调查税费减免延缴、援企稳岗、劳动用工、金融支持、房租补贴等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将信息反馈相关部门,供决策参考。
第二,行业协会商会要提前研究疫情结束后可能出现的产业链配套难、经营难、融资难等问题对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提出风险应对预案。餐饮零售、酒店旅游、影视娱乐、教育培训、畜牧养殖、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领域,协会商会要及时提供行业发展应对指引,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受损情况,提出帮助行业渡过难关的政策建议,协助政府出台支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案例:

  1. 中国烹饪协会启动了“餐饮行业复工复产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专项调研。2月25日,中国烹饪协会将《关于餐饮行业复工复产调查分析报告》提交国家有关部委及主管部门,详细分析了餐饮行业复工复产以来的显著变化,餐饮企业在复工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并提出了缓解企业复工复产困难的6大类15条政策建议。

  2.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提出产业恢复建议,在经过广泛调研和与相关行业专家进行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旅游景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及产业恢复对策建议》的专题报告,对全国旅游景区的产业恢复提出科学建议。

  3. 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行业调研、行业自救和复工指导工作。协会先后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影响的调查报告》、《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造成损失政策建议的调查报告》、《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纳税情况调查报告》,为行业复工提供依据。

作者:

王延斌,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联系我们:

何国科 | 律师

邮箱:ngolawyers@zcpi.org

电话:010-83821031

王延斌 | 律师

邮箱:wangyanbin@zhichenglawyers.com

电话:18911883662